郑州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郑州市“十四五”先进制造业高地建设规划的通知 -j9九游平台

郑州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郑州市“十四五”先进制造业高地建设规划的通知
来源:本站时间:2021-11-20 10:00

郑制高办〔2021〕23号

各开发区管委会,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

现将《郑州市“十四五”先进制造业高地建设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学习,抓好贯彻落实。


2021年11月2日        


郑州市“十四五”先进制造业高地建设规划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南及郑州系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加快推进制造强市、质量强市、网络强市、数字郑州建设,努力打造国家创新高地、先进制造业高地、开放高地、人才高地,依据《郑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结合全市制造业发展实际,特编制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

(一)发展基础

1. 规模效益稳定增长

扎实推进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深入实施“制造强市”战略,加快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郑州制造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十三五”时期,全市经济规模持续扩大,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万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6.6%,工业占全市gdp比重达到26.2%。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数量超过2100家,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企业13家。重点产业支撑更加坚实,全市形成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现代食品、铝加工5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有效投资持续扩大,全市重大工业和信息化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200亿元,719个重点项目顺利开工,757个重点项目竣工或达产,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2. 产业结构升级提质

坚持调整存量与优化增量并举,加速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全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3:39.7:59.0。2020年,全市主导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81.9%,比2015年提高10.2个百分点,六大高耗能产业比重下降到26.2%,比2015年降低14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保持中高速稳定增长,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33.3%,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38.8%。绿色发展取得新成效,持续淘汰出清“两高一资”产能,实现主城区煤电机组清零、全市散煤清零、“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积极压减低效产能,共削减钢铁产能260万吨、水泥101万吨、电解铝51万吨、煤炭2038万吨,造纸50.35万吨、碳素195.3万吨、刚玉35万吨。

3. 创新活力显著增强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推进郑州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实施《郑州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出台加快制造业高质量发展“1 n”政策体系,全市制造业创新能力稳步提升。“十三五”末,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提高到2.31%,制造业研发经费投入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比重达到55.8%,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8.2件。全市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922家、科技型企业7846家、新型研发机构43家。创建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和培育单位6家,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4家、省级299家,拥有各类“双创”孵化载体255家,其中国家级众创空间31家,占全省的57.4%。

4. 先进制造模式加速渗透

坚持做优做强先进制造业,推动制造业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十三五”时期,全市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大脑”示范项目建设,深入实施“万企上云接链”行动,“上云企业”数量近3.4万家,占全省总量33%。广泛开展“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机器换人”,推动企业内部数字化改造,重点企业装备数控化率达到70%以上,建成省级智能工厂(车间)91家。深度推广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网络协同制造等新模式,提升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供应链全过程管理、产业链上下游协同能力,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实现“零突破”,成功入选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国家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项目12个。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达到新高度,成功入选首批国家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获评国家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4家、省级67家。

5. 企业竞争优势不断提升

围绕电子信息、汽车及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制造业重点领域,全市形成千亿级龙头企业引领、百亿级骨干企业带动、十亿级高成长企业领跑、“单项冠军”“隐形冠军”企业不断涌现、“专精特新”企业快速增长的企业发展格局。“十三五”时期,全市企业发展质量明显提升,“专精特新”企业数量达到834家,累计创建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5家、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3家、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24家、省级质量标杆企业46家,认定工业设计中心15家。企业实力不断增强,全市拥有全球最大的客车生产基地、全球规模最大的煤矿综采技术和装备供应商,盾构装备市场占有率稳居全国第一,速冻食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60%,人造金刚石市场占有率接近20%。

“十三五”主要目标完成情况

指标

   2020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12003

工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

26.2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十三五”年均增速(%

6.6

主导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

81.9

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

38.8

高技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

33.3

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20.9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家)

2922

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家)

834

上云企业数量(万家)

3.4

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十三五”累计下降(%

47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81.9

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

2.31

万人专利拥有量(件)

18.2

(二)面临形势

1. 发展机遇

国家战略交汇叠加。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交汇,“四路协同”(空中丝路、陆上丝路、网上丝路、海上丝路)和“五区联动”(航空港实验区、自由贸易试验区、自主创新示范区、跨境电商试验区、大数据试验区)战略叠加效应持续显现,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全面铺开,为郑州制造业更深融入新发展格局,参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塑,实现开放式自主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支撑和广阔发展空间。

数字经济渗透赋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加速渗透,成立了“数字郑州”产业生态联盟,形成了以阿里巴巴、海康威视、华为、新华三为龙头引领,协同本地优势企业的“数字产业军团”。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5g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加快建设。郑州市正着力打造中部地区数字经济第一城,推动建设全国性创新高地,吸引华为、腾讯等平台型企业陆续落户,基于鲲鹏架构的国产化云平台“黄河云”正式上线,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平稳起步,为郑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支撑。

产业转移提速提质。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将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一体化、京津冀协同发展全面推进,传统产业战略性转移和新兴产业空间布局呈现新趋势,为郑州承接高端产业项目、提升产业能级提供了良好机遇。

综合优势聚势蓄能。国家大力推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极大凸显出郑州区位综合优势,“米”字型高铁路网和航空运输中心加快形成,以郑州为中心的2小时高铁圈覆盖4亿人口和市场,2小时航空圈覆盖全国90%以上人口和市场,内需战略节点作用彰显。中欧班列(郑州)综合运行能力稳居全国第一方阵,郑州机场2020年客运、货运均居中部第1位,分别居全国第11位、第6位,国内国际双循环优势明显。郑州获批国家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等国家级示范平台,为郑州制造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 主要挑战

近年来,沿海城市先进制造业优势正在加快扩大,郑州制造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如何加快新兴产业规模扩张和新型企业数量增加,培育更多新动能和增长点,逐步提高制造业占gdp比重;如何提高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和产业配套率,破解产业集聚区内主导产业及企业“集而不合”“聚而不链”问题,培育更多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产业链完整的“龙形产业”;如何推动中心主城区和外围区县(市)形成制造业价值链区域分工,创新县域经济新模式,不断提高工业用地利用率,提升亩均效益;如何破解发展先进制造业所需技术人才不足、创新领军人才紧缺难题,提升人才支撑能力等。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南及郑州系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主动融入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立足新发展格局,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为方向,着力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深度融合,着力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着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着力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着力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要素链、制度链深度耦合,持续推进规模总量晋位升级,积极打造国家先进制造业高地,努力开创新时代郑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现代化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二)基本原则

创新引领,数字赋能。坚持把创新放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地位,强化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激发创新活力,促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把融合发展作为推动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抓手,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走融合发展道路。

锻长补短,强基固链。加强制造业基础能力建设,做好战略设计和精准施策,加强弱项攻关,强化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补短板、锻长板、扬优势,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推动产业链现代化。优化集群发展环境,强化要素支撑。

集聚集约,绿色发展。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建设制造强市的重要着力点,强化约束机制,推进工业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优化产业布局,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推动制造业绿色低碳高效发展,走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道路。

整合协同,开放互动。融入双循环体系,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走开放、合作的发展道路。坚持以改革为动力,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强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

统筹兼顾,系统推进。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传统与新兴、发展与安全、制造与服务、经济与生态等平衡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和政府引导作用,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凝聚建设制造强市的强大合力。

(三)发展目标

着力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未来产业谋篇布局,到2025年,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态势更趋巩固,产业体系更加完善,基本建成链群完整、生态优化、特色明显、效益显著的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1. 产业规模持续壮大

“十四五”期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5%左右,力争到2025年,工业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0%以上,电子信息产业规模突破8000亿元,汽车及装备制造业突破4000亿元。

2. 产业结构更加优化

力争到2025年,主导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稳定在80%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40%以上,高耗能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降低到20%以下。

3. 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力争到2025年,全市高技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4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2%以上。

4. 质量效益明显改善

“十四五”期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每百元主营收入成本持续下降,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8%左右,主要质量效益指标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十四五”主要目标

类别

指标

“十四五”目标

产业

规模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年均增长9.5

工业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30

电子信息产业规模(亿元)

8000

汽车及装备制造业规模(亿元)

4000

产业

结构

主导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

80以上

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

40以上

高耗能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

20

创新

能力

高技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

40

规模以上工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

2以上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个)

10000

省级及以上制造业创新中心数量(个)

10

质量

效益

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

18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90

三、发展重点

紧抓新技术新产业发展机遇,顺应国内外先进制造业变革潮流,立足本地制造业产业基础,聚焦前沿技术产业领域,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一号产业”,发展壮大5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5个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布局4个未来产业,积极构建“1554”郑州先进制造业生态体系。

(一)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一号产业”

围绕智能终端、智能传感器、5g及北斗、新型显示、集成电路等重点领域,把电子信息产业打造成为支撑带动全市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一号产业”,建设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智能终端:围绕移动终端、pc终端、车载终端、家居终端、可穿戴设备等重点领域,聚焦智能终端(手机)精密组装设备、精密检测设备、运动控制模拟仿真等关键技术,打造覆盖终端产品、核心零组件等领域的智能终端产品体系,重点发展智能手机及相关产品、可信计算机、服务器等优质特色产品,巩固现有智能终端制造业核心支柱型产业地位。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不断完善智能终端多硬件集成配套,构建多行业多领域跨界的智能终端产业生态体系,建设全国新兴的信创产业基地、全球重要的智能终端产业基地。

──智能传感器:围绕研究、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应用等智能传感器产业链重点领域,聚焦mems(微机电系统)制造工艺,攻关智能传感器配套软件算法,突破新型敏感材料、测量和数据处理、信息传输等关键技术,加快推进高灵敏度、高适应性、高可靠性的智能传感器相关技术研发及终端产品制造。重点发展环境监测、汽车、位置、仪器仪表、电力电网、农业气象等领域传感器优质特色产品,提高基础材料和集成封装、计量检测等配套能力。推广智能传感器特色应用,扶持培育本地传感器技术优势企业,形成具有强大吸引带动力的行业“蜂王”,加快引进国内外智能传感器相关企业,推动区域产业集聚集群发展,构建智能传感器产业生态,努力建设中部领先、国内知名的中国(郑州)智能传感谷。

──5g及北斗:围绕5g基础网络、智能终端、安全芯片、光通信/微波通讯、关键材料等重点领域,大力发展5g光模块、光缆、射频芯片及器件、安全芯片、小基站和微基站、有源阵列天线、5g终端设备等重点产品,引进培育靶材、硅材料及5g相关设备企业,加快5g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智能传感器等技术融合,加速全产业链布局。聚焦北斗板卡、模组、天线、授时/定位终端、安全芯片、gis软件等,重点发展北斗智能终端、车载导航、遥感应用、数据采集等产业领域,打造覆盖空间段、地面段等领域的北斗产品体系。重点支持victs(可变倾角连续断面节阵列)天线、5g毫米波通信设备、wifi5、80ghz微波频段系列产品、5g智能手机精密机构件、基于5g技术的l4级智能网联微循环巴士和l3级自动驾驶公交车、北斗授时系列产品等优质特色产品。深入对接智慧城市建设工程,推动5g及北斗技术与物联网服务深度融合,催生应用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推进“5g ”智慧应用场景、北斗导航应用场景落地,构建5g及北斗全产业链生态体系,努力建设全国5g及北斗产业发展先行区和创新应用示范区、全球重要的5g及北斗产品制造基地。

──新型显示:围绕智能手机、计算终端、4k/8k超高清电视、ar/vr、车载显示、智能家居、智能穿戴等重点领域,提升现有显示面板生产技术和能力,加快引进高世代tft-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amoled(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micro/mini-led(微发光二极管)等新型显示项目,超前布局柔性、量子点、3d裸眼、激光、全息等新型显示产品,积极发展液晶材料、有机发光材料、光刻胶、偏光片、玻璃基板、核心元器件、显示模组、关键设备等配套产业,建立关键材料和设备、玻璃基板、显示面板、显示终端的产业链体系,着力培育全国重要的新型显示产业集群。

──集成电路:以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为突破口,积极引进模拟及数模混合集成电路、mems、射频器件、功率半导体器件等生产线,力争在集成电路特色领域有所突破。依托航空港区、新郑电子信息产业园等载体,围绕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重点领域,重点发展移动智能终端安全芯片、车规级安全芯片、服务器专用安全芯片、嵌入式超低功耗芯片等优质特色产品,努力建设国内新兴的集成电路产业基地。

(二)发展壮大5个战略性新兴产业

培育壮大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智能装备、新型材料、生物医药、绿色环保5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

1. 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

大力发展纯电动车、氢能源燃料电池车等新能源汽车,引进培育新能源汽车及核心零部件生产相关企业。积极推进车载智能信息服务系统软硬件研发与推广,加快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发展壮大,带动汽车制造业全面迭代升级。

──纯电动车:围绕电机、电控、电池等纯电动车行业重点领域,聚焦纯电动汽车底盘一体化设计、多能源动力系统集成、整车智能能量管理控制、固体电解质、纳米硅负极、石墨烯负极等关键技术,打造覆盖整车产品、核心零组件等领域的纯电动车产品体系,重点发展纯电动客车、纯电/插电式混动乘用车、动力电池等优质特色产品。发挥本地大中型车辆与特种专用车辆制造产业优势,加快纯电动卡车、特种用纯电动专用车研发与制造,打造地方特色产品。推进纯电动车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充电站、充电桩、换电站、换电桩等基础建设,构建电动车“制造—应用—服务”全生态产业体系。

──燃料电池汽车:围绕氢燃料电池、关键材料、加氢站系统核心装备等燃料电池汽车重点领域,聚焦燃料电池系统集成与整车控制、高比功率燃料电池系统、车载供氢系统、加氢站系统等关键技术,打造覆盖整车产品、电堆基础材料、氢气制—储—运设备、加氢站系统装备等产品体系。加快技术转化,推动形成公交车、公路客车、环卫车以及卡车、乘用车等多类型产品协同发展的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集群。探索加氢/加油、加氢/充电、加氢/加气等合建站发展模式,推动加氢站及氢能配套设施建设,完善燃料电池汽车公共服务体系。推进郑州城市群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构建“两区(管城区、经开区)一县(中牟县)”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走廊,着力打造氢能装备技术创新基地。

──智能网联汽车:围绕智能驾驶系统、车载芯片、智能车载电子设备、智能感知设备、智慧交通应用、智能车辆信息安全、特种场景应用等重点领域,聚焦基础支撑技术、复杂环境融合感知、智能网联决策与控制、多模式评价测试、v2x(汽车与外界信息交互)等关键技术,大力发展整车制造、核心零部件、关键设备生产,加快无人驾驶客车、环卫车、乘用车、智能工程车、物流配送车等产品技术攻关与产业化,重点发展智能网联及智能驾驶系统j9九游平台的解决方案、无人驾驶车辆安全芯片等优质特色产品。支持本地优势企业开展大中型客车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加快智能驾驶网联客车公交线路示范运营,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与行业标准。加快推进“车与外界无线信息交换技术”成熟落地,构建智能网联汽车生态体系。

2. 智能装备

围绕地下装备、工程装备、轨道交通装备、纺织装备、机器人、数控机床、新兴智能装备、关键基础零部件等智能装备产业重点领域,引进培育智能装备及核心零部件生产相关企业,积极推进智能装备制造与核心零部件配套,加快智能装备产业发展壮大,带动传统装备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迭代升级,建成全国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

──地下装备:聚焦地下装备整机制造与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打造覆盖盾构装备和煤机装备等领域的地下装备产品体系,重点支持18~20m级超大直径盾构机、12米级超大直径全断面硬岩隧道掘进机(tbm)、6~10m级智能掘进机、超千米深井高热环境智能掘进装备、高端矿机、矿用tbm、超8.8米液压支架、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等优质特色产品。巩固产业链中游制造优势,加快推进关键核心部件本地化进程,完善产业链下游服务体系,带动全链条协同发展,构建覆盖“研发—制造—服务”全产业链生态体系,打造世界一流的地下装备产业基地。

──工程装备:聚焦高端成套工程装备整机制造与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打造覆盖架桥机、提梁机、移动模架、平板运输车、破碎机、制砂机、旋挖机等领域的工程装备产品体系,重点支持千吨级高速铁路桥梁成套施工装备、山地风电安装施工装备、大型水利引水成套施工装备等优质特色产品。加快新型智能化工程装备制造业技术攻关与产品研发,推动传统装备制造业智能化升级。创新推广“销地产”发展模式,提高工程装备产业国际化水平。培育打造国内重要的特种、专用高端工程装备产业集群。

──轨道交通装备:聚焦地铁智能化无人驾驶、牵引变流器、信号系统、综合供电自动化系统等关键技术,打造覆盖整机装备与基础零部件等领域的轨道交通装备产品体系,重点发展国家标准地铁列车、智能化无人驾驶地铁车辆、转向架、减震装置等优质特色产品。着力推进轨道交通装备整机制造与基础零部件配套协同发展,完善检测维修、维护保养等配套服务体系,补全轨道交通产业链条,推动区域产业集聚,培育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打造中部地区重要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基地。

──纺织装备:聚焦纺纱机械、染整机械、织造/非织造机械、针织机械、化纤机械整机制造与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打造覆盖成套设备、辅助装置与基础零配件等领域的纺织装备产品体系,重点发展新型纤维材料生产成套装备、水刺无纺布装备、复合纺es纤维生产线、新溶剂法纤维素纤维成套设备等优质特色产品。研制高技术、高性能纺织品和产业用纺织品成套装备,推动纺织装备产业高端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机器人:聚焦机器视觉、传感元器件、人工智能、减速机等关键技术,打造覆盖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领域的机器人产品体系,重点发展最大载重1.6吨的机械臂本体、谐波减速器等优质特色产品。积极推进机器人研发制造与应用推广,加快制造业智能化改造与智慧城市建设。培育引进机器人相关企业,加快机器人系统集成,推动区域产业集聚,加快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机器人产业集群。

──数控机床:聚焦高性能数控系统装置、伺服驱动装置、高可靠性功能部件等关键技术,打造覆盖关键基础部件、专用数控机床和高档数控系统等领域的数控机床产品体系,重点发展高档精密数控机床等优质特色产品。依托机床刀具等本地优势产业,加快整机和关键零部件企业集聚,重点发展面向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的五轴以上加工中心等高端产品。推动产业协同合作,建立包含试用评测、问题反馈、完善迭代等环节的数控机床技术攻关与产品研发体系,构建“研发制造—应用反馈”创新发展模式,加快推进高端数控机床国产化、本地化替代产品产业化推广,形成区域高端数控机床产业生态体系,打造中部地区领先的高档数控机床生产基地。

──新兴智能装备:聚焦熔融沉积成型(fdm)技术、粉末材料选择性激光烧结(sls)技术、光敏树脂选择性固化(sla)技术,大力发展3d打印设备及基础零部件产业,顺应增材制造发展趋势,积极引进国内外3d打印优势企业,重点发展工业级3d打印设备研发与制造,构建“装备制造 应用服务”的3d打印产业生态。加快攻破智能避障、自动巡航、群体作业等关键技术,大力培育智能无人机、低小慢目标侦察与反制系统(即无人机反制系统)、无人载荷系统等优质特色产品,积极引进相关企业,推动区域产业集聚,加快形成覆盖无人机整机制造与配套设备生产的无人机产业集群。

──关键基础零部件:聚焦齿轮传动、机械强度与振动、新型钎焊材料和化学标样等关键技术,打造覆盖机械零部件、电子元器件等领域的关键基础零部件产品体系,重点发展智能润滑系统、液压动力机械、变速器、减速箱等优质特色产品。加快传统装备产业、基础零部件产品生产制造智能化进程,提高产品竞争力。

3. 新型材料

围绕超硬材料装备及技术、超硬材料制品、合金新材料等本地新型材料产业优势领域,加快布局高性能结构材料、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特种无机非金属材料和先进复合材料等其他类新材料重点领域,完善新型材料产业体系,建设国际知名、国内领先的新型材料产业基地。

──超硬材料:聚焦大尺寸高均匀性复合超硬材料制备、高品级金刚石生长及关键装备开发、微纳米超硬材料提纯制造、高端超硬材料制品高可靠性制备等关键技术,加快材料合成、制品生产、专用智能化设备仪器、终端应用等领域产品研发和生产,重点发展高品级培育钻石、功能金刚石、片径φ62mm以上超硬刀具复合片、φ300mm硅衬底与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精密加工用超硬材料制品、关键基础件加工用超硬磨具、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mpcvd)设备、高温高压合成设备、等离子体烧结设备等优质特色产品。推进金刚石功能化应用研究,推动产品体系向高端市场延伸。巩固本地超硬材料产业优势,推动培育钻石设计与加工中心建设,打造高端超硬材料本土品牌,逐步形成高端超硬材料产业集群。

──合金新材料:聚焦特种金属功能材料、高端金属结构材料等产业关键技术,打造覆盖材料制品、生产装备、终端产品等领域合金新材料产品体系,重点发展航空航天用铝合金、铝合金装甲板、镁锂合金及制品、陶瓷合金及制品、钨钼难熔金属及制品等优质特色产品,构建合金材料行业生态体系。加快研发汽车加工、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高端金属材料,推动相关领域合金新材料技术突破与产品研发,打造地方特色合金新材料产业集群,构建覆盖技术研发、原材料生产、材料制品加工、终端产品制造的合金新材料全产业链生态体系。

──其他类型新材料:聚焦高性能结构材料、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特种无机非金属材料、先进复合材料等关键技术,打造覆盖材料制品、生产装备、终端产品等领域的其他类型新材料产品体系,重点发展碳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铁基非晶带材及制品、铁基纳米晶带材及制品、玄武石纤维、高端碳纤维、碳化硅及制品、高品质石墨烯粉体等优质特色产品。支持高性能结构材料、功能性高分子材料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丰富产品门类。支持发展增材制造材料研发生产,培育本地新型材料特色产业,构建覆盖技术研发、成品制造与定制服务的增材制造材料生态体系。

4. 生物医药

围绕生物制药、高端化学制药、现代中药、先进医疗器械、兽用药品等产业重点领域,培育引进生物医药优势企业,加快完善“研发 制造 服务”的产业链体系,着力构建“医学、医药、医疗”三医融合的产业生态圈,打造全国重要的生物医药研发生产基地。

──生物制药:聚焦基因测序、干细胞与再生医学、肿瘤细胞免疫治疗、治疗性抗体、分子诊断试剂、靶向给药等关键技术,围绕细胞因子、激素、抗体类药物、干扰素、酶类药物等生物制药产品领域,重点发展血液制品、防狂犬病/病毒性肝炎/恶性肿瘤等防治疫苗及联合疫苗、分子诊断试剂、分子诊断芯片、免疫细胞治疗及肿瘤早期诊断、治疗性抗体等优质特色产品。依托本地市场资源优势,整合区域科研资源,培育引进优质企业,构建覆盖技术研发、产品开发、应用服务的生物制药产业生态。

──高端化学制药:聚焦脉冲制剂、纳米制剂、缓控释制剂、应用膜分离等关键技术,打造覆盖创新药、高端仿制药、原料药及新型制剂等产品领域的高端化学制药产品体系,重点发展法莫替丁原料药、诺氟沙星原料药、原创新药奥斯特韦、仿制药利巴韦林等优质特色产品。围绕本地传统化学制药优势领域,积极布局高端仿制药发展,引进先进制药工艺,推动创新药产品研发与产业化推广,加快化学制药产业高端化发展,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区域影响力的化药产业集群,带动本地化学制药产业高端化升级。

──现代中药:聚焦中药材仿生栽培技术、中成药智能集成技术、中成药先进提取工艺、中药缓释/控释制剂研发等关键技术,打造覆盖中药材、中药饮片、中药制剂等领域的现代中药产品体系,重点发展双金连合剂、复方蒲芩胶囊、蒲地蓝消炎片等优质特色产品,加快推进特色中药制剂的中药材绿色化、规模化生产和中药饮片/配方颗粒精深加工制造等产业链重点环节发展。加强中药材栽培加工、重要饮片制剂生产、中成药产品等现代中药制造精细化管理,实现现代中药加工流程高端化、精细化、智能化,打造现代中药产业集群。

──先进医疗器械:聚焦穿戴医疗设备、移动医疗设备、远程医疗设备、医用传感器技术研发与设备制造等关键技术,打造覆盖终端设备、核心零组件等领域的先进医疗器械产业体系,重点发展胰岛素泵、吗啡泵、5g互联网医疗器械、智能医用机器人、高端医疗影像设备等优质特色产品。推进医疗器械产业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深度融合,发展面向智慧医疗应用场景的智能化医疗器械,形成以“应用引导研发,研发推动应用”的产业发展创新模式,构建高性能智能化先进医疗器械产业体系。

──兽用药品:聚焦兽用化药、兽用中药、兽用抗生素、生物制品(动物疫苗)、生物兽药等关键技术,打造覆盖兽用创新药物、现代兽用中药、兽用生物制品等产品体系,重点发展兽用生物疫苗、磺胺氯吡嗪钠甲氧苄啶可溶性粉等优质特色产品。坚持绿色、环保、无残留发展方向,重点发展预防常见、多发动物疫病的新型兽药及疫苗制品,构建多品类、高规格的新型兽用药产业生态。

5. 绿色环保

围绕新能源发电设备、节能装备、环保装备、资源循环利用装备、节能和环保服务设备等绿色环保产业重点领域,聚焦清洁能源、环保新材料、重点装备再制造、垃圾资源化利用等关键技术,打造覆盖专用设备、环保材料等领域的绿色环保产品体系,重点发展高效节能非晶合金变压器、wbs系列固定式/移动式节能型螺杆空压机、直驱低速大转距永磁同步电机、节能环保金属破碎设备、生活固体垃圾分选处理设备、环境监测设备等优质特色产品。发挥本地装备制造产业优势,推进绿色环保装备研发与制造。推进绿色环保产业产品制造与应用服务协同发展,推动企业由绿色环保产品制造商向绿色环保j9九游平台的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绿色环保产业体系,建设全国重要的绿色环保装备和服务产业基地。

(三)改造提升5个传统优势产业

聚焦装备制造、现代食品、铝加工、耐材建材、服装家居等5个传统优势产业,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重塑传统产业发展新优势。

1. 装备制造

围绕建筑机械、电力设备、金属制品、农业和食品机械、阀门、齿轮等重点领域,坚持智能化、成套化、绿色化、高端化发展方向,提升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实现传统装备制造业结构转型、动能转换、方式转变。聚焦建筑机械高端、智能、成套、绿色等产品发展方向,支持建筑机械企业发展服务型制造,形成高附加值建筑机械产业;巩固电力设备产业基础,积极发展智能电网设备等智能电气设备;巩固农机、食品机械产业基础,积极拓展新领域,发展高端粮油深加工、食品和饮料机械,做精做强智能农机、食品深加工成套设备;围绕提升蝶阀、球阀工艺质量,重点发展精密产品,推进阀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发展,抢占国内高端泵阀市场;面向新兴产业应用积极发展适用齿轮产品,加强后市场服务,提高综合竞争力;做强结构件、钢丝等金属制品,突破新技术研发,延伸发展金属制品行业质检等新业态。

2. 现代食品

围绕冷链食品、方便食品、休闲食品、粮油精深加工食品、饮料制品、酒类制品等现代食品产业重点领域,聚焦冷杀菌、生物发酵过程优化控制、食品原料风险因子筛查预警与控制、肉制品在线检测、速冻米面食品安全控制、速冻粽子自动化生产、油料低温脱脂、果蔬天然保鲜、传统中式食品现代加工等关键技术,打造覆盖速冻食品、调理肉制品、乳制品、酒品饮料等领域的现代食品产品体系,重点发展冷链肉类制品、速冻食品、方便食品、枣类食品、保健食品等优质特色产品,建设世界级冷链食品制造中心,打造中部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健康休闲食品产业高地。

3. 铝加工

围绕高端氧化铝、铝制品、再生铝等铝加工产业重点领域,聚焦陶瓷、电子电器、耐火材料、磨具磨料等领域非冶金氧化铝应用,努力攻克基板承烧板用氧化铝、锂电隔膜专用高纯氧化铝等技术难题。推进“以铝代钢”,重点发展以汽车、轨道交通为主的交通用铝材。推进“以铝代铜”,重点发展高附加值电力行业用铝材,大力发展高压输电线用铝导线、地下电缆用铝导线等产品,持续扩大铝制品在电工电缆、通讯线缆中的应用。推进“以铝代塑”,发展食品药品等包装用铝箔,加快生产终端产品。推进“以铝代木”,加快铝板带产品向家居铝终端制品转型,大力发展全铝家居终端制品。加大铝加工行业附产物循环利用,实现绿色发展。充分利用铝的循环再生特性,提高再生铝应用比例,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努力建设全国重要的铝加工制品基地。

4. 耐材建材

围绕重点领域,聚焦关键技术,打造覆盖材料制品、生产设备、终端制品等领域的耐材建材产品体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建设国内知名的耐材建材产业基地。

──耐材产业:聚焦高端、新型、节能、环保耐火材料及窑炉节能技术集成,重点研发高温工业和新兴产业适用的长寿新型高效隔热微孔新型耐材、便于机械化施工的不定型新型耐材及免烧制品、防止重金属污染的无铬新型耐材等高端制品。聚焦核心业务、专注细分行业,打造钢铁冶炼功能高效新型耐材、水泥窑用高性能新型耐材、有色冶炼用无铬新型耐材、玻璃窑用锆质新型耐材制品。推动传统耐材高端化发展,按照“转型升级、高端引领、创新带动”的发展路径,重点谋划和实施一批战略性项目,加快新型耐材产业基地建设,着力建设全国最大的新型耐材产业集群。

──建材产业:加快水泥生产企业转型升级,发挥全市特种水泥产业优势,重点发展航天、海洋、隧道等工程需要的特种水泥新产品。鼓励大型水泥企业向商品混凝土、水泥制品和建筑部品等全产业链延伸,大力发展叠合楼板、预制楼板、预制阳台板等混凝土建筑构件,加快推进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大型管桩、预制箱梁、大跨度混凝土双t板、高铁无砟轨道板等高端产品研发。以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为方向,推动装配式建筑行业发展。大力引进装配式建筑配套企业,积极推动水泥生产企业向装配式建筑生产延伸。

5. 服装家居

围绕服装时尚面料、创意设计、产品研发,实木板式家具制造、智能性家居制造、功能性家居开发等领域,重点发展品牌女裤、产业用非织造布、箱包皮具、高端智能箱柜、窗饰材料、木质家具等优质特色产品。推动产业向研发、设计创意和品牌化发展,培育一批专注女装、童装、针织服装、职业装等区域品牌,加快培育直播、新零售等新型销售模式,积极打造全国服装创意之城、时尚之城、女裤之城。强化智能家居产品研发,积极培育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示范企业,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加快发展智能家电产品,积极承接智能家电产业转移,建设全国重要的智能家居研发制造基地。

(四)加快布局4个未来产业

坚持“现有产业未来化”和“未来技术产业化”,跟踪世界科技前沿,把握未来产业变革趋势,谋划布局氢能与储能、类脑智能、未来网络、生命健康科学、前沿新材料等前沿技术和产业,加快多路径探索、交叉融合和颠覆性技术源头供给,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形成一批具有产业引领作用的龙头企业和创新平台,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十四五”期间,立足全市现有产业基础和创新优势,重点聚焦人工智能、虚拟现实、量子信息、区块链等4个前沿科技领域,加快发展、实现突破。

1. 人工智能

围绕智能网联汽车、智能传感器、智能机器人、智能翻译等重点领域,聚焦训练大数据、无人驾驶、智能传感器可靠性设计与试验、智能传感器模拟仿真、智能交互、智能操作、多机协同、深度学习算法、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关键技术,打造覆盖无人驾驶系统、智能机器人、智能语音等领域的人工智能产品体系,重点发展无人驾驶汽车、智能传感器、智能语音/翻译系统、视频结构化平台、工业视觉检测成套设备及j9九游平台的解决方案、脑控机器人等优质特色产品。统筹域内人工智能领域相关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等优质资源,形成院校企联动的产学研体系,打造覆盖“源头创新—成果转化—产品落地”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积极打造智能制造、智能交通、智能医疗、智能物流、智能政务、智能环保、智慧教育、智能金融等领域应用场景,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及产品的融合应用。加快建设中西部人工智能发展高地,争创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示范城市。

2. 虚拟现实

围绕硬件、软件、内容制作与分发、应用与服务等关键领域,聚焦动作捕捉、位置定位、几何建模、物理建模、生物建模、行为智能建模、数字孪生、3d显示与音效、图像渲染、无缝融合、触觉力觉反馈、语音识别、体感交互等关键技术,推进核心器件、终端设备、配套外设、支撑软件、软件开发工具包、应用程序平台等产品研发与制造,打造覆盖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混合现实(mr)等领域的虚拟现实产品体系,重点支持智能工厂数字孪生j9九游平台的解决方案、虚拟仿真教学实训平台、三维虚拟人体解剖系统、三维虚拟汽车维护系统、护理技能综合训练虚拟仿真系统、虚拟仿真老年康复软件等发展。深入对接5g技术,加快推进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培训、远程医疗、智慧健康医疗、智能制造、文博、家庭影院等领域应用转化。加快技术攻关与产品研发,探索“5g vr/ar”的虚拟现实产业创新发展模式,构建覆盖技术设备产品研发、内容创作和产品服务的虚拟现实产业生态。

3. 量子信息

围绕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传感等重点领域,聚焦量子芯片制备、量子大规模精准操控、量子密钥分发及管理、量子激光雷达、量子导航、量子成像等关键技术,打造覆盖量子计算设备、量子通信设备、量子传感设备等量子信息产品体系。重点支持量子芯片、量子算法、量子应用软件等技术产品研发攻关。加快推进量子信息技术基础支撑平台重大工程建设,推动量子芯片制备中心、量子精准测量控制平台、量子技术应用探索平台等核心平台建成落地。实施“量子 ”战略,推动量子计算在人工智能、材料学、基因工程等学科领域的交叉应用,力争在生物医疗、分子模拟、机器学习、量化投资等领域催生全新应用场景。立足量子通信领域优势技术成果,依托星地一体量子通信网络,建设星地一体量子通信枢纽,打造中原城市群量子通信城域网,重点发展量子密钥分发设备等本地优质特色产品,提供以量子通信保密技术为核心的综合安全解决服务方案。加快量子技术产业化,强化量子传感技术研发,打造区域量子传感器特色产业,建设中原量子计算创新基地、全国量子技术应用高地。

4. 区块链

围绕哈希运算(sha256)、数字签名、p2p网络和工作量证明(pow)等重点领域,聚焦加密算法、共识机制、智能合约、侧链与跨链、区块链数据、网络架构和运行协议等关键技术,攻关分布式存储数据库、加密算法、共识算法、智能合约相关领域技术产品。推动区块链基础支撑、可信存证、可信数字身份管理服务、仿真实验教学等平台建设。支持发展高并发、高吞吐、低延迟、高可靠性的区块链j9九游平台的解决方案,加快区块链和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5g等前沿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集成创新。加快培育区块链新兴产业,推动相关技术在银行金融、物流、农产品与食品检查及防伪溯源、土壤检测、市场监管、电子政务、健康医疗、“放管服”改革和供应链金融等领域的推广应用,完善区块链产业发展生态。

四、主要任务

(一)实施创新驱动工程

1. 培育壮大创新型企业

发挥制造业企业在“双创”中的主导作用,依托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双创”示范基地,推动创新资源要素集聚,加快培育一批制造业“双创”示范企业和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计划,大力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在电子信息、汽车及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和技术领域,培育一批技术创新龙头企业,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在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新兴领域,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产出效益好的科技型企业,推动产业链融通发展;在现代食品、服装家居等传统产业领域,培育一批产品创新、品牌创新、模式创新的示范企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2. 引进培育创新平台

利用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政策,加快谋划建设沿黄科创带,实施大科学装置筹建计划、大科学家引进行动和黄河实验室、嵩山实验室建设工程,创造条件融入国家实验室体系。聚焦数字文创、信息技术、前沿科技、生命科技、人才教育五大产业,高标准打造中原科技城。围绕产业创新发展共性需求,采取企业主导、院校合作、多元投资、成果分享的模式,面向国内外吸纳人才,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等综合性高端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强化企业主体作用,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创新创业平台、科创投资机构深度合作,支持领军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带动中小企业创新活动;依托重点行业龙头企业建设一批中试基地,联合相关科研院所、高校等创新资源,创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企业研发平台。加强国际合作,重点吸引相关领域跨国公司、世界500强等境外龙头企业、科研机构等在郑州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助推企业创新发展。

3. 优化创新生态体系

充分发挥金融对创新成果的催化功能,支持各类创新产业园设立创新引导基金,鼓励民间资本基金化,引进培育科创基金、风投基金等,构建联动金融服务体系;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搭建科技成果信息交互和共享平台,健全以科技成果交易市场为核心的技术转移和产业化服务体系,培育一批科技中介机构和技术经纪人。实行“揭榜挂帅”“赛马制”、pi制等新兴科研组织方式,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政策,为创新创业者提供最优质的竞技场。引导企业运用资本投入、科技分红等方式,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企业内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营造开放透明的知识产权法治环境,努力让郑州成为创新创业热土。

(二)实施强基提链工程

1. 强化工业产业基础能力

大力推进产业基础再造,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解决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等方面的薄弱环节。以细分产业链为重点,分类建立重点产业链技术、装备、关键材料、关键部件、软件等短板技术清单。采取“技术悬赏”“揭榜挂帅”等市场化方式,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争突破一批关键技术、装备和产品。加强与中央项目对接联动,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参与产业基础再造、工业强基等工程。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及装备制造、生物医药、5g等重点领域,实施重点产业链“一条龙”攻关,引导整机企业和零部件企业协同攻关,组织重大首台(套)装备及关键部件示范应用。支持重点企业优先搭建一批短板材料、短板工艺技术、短板装备的生产应用示范平台,新技术试验和测试基地,未来新技术试验新场景,以市场应用驱动产业基础能力提升。支持骨干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合作,建立产学研用长效合作机制,提升关键共性基础技术供给。

2.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围绕主导产业、新兴产业,以产业链完整性、供应链安全性、产业基础高级化、价值链高端化为方向,优化产业生态、增强产业链韧性,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实施产业链“补链”行动,紧盯产业链缺失的高附加值环节,紧抓“微笑曲线”两端企业,延伸、补缺产业链,做大规模,做优配套。实施产业链“建链”计划,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产业,加大核心龙头企业的引进、辐射、延伸,建立全新的产业链条,培育优势明显的新兴产业集群。实施重点产业链“强链”计划,加强智能终端、装备制造、铝加工、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链协同创新发展,按照产业链和创新链分工,引导关联中小企业与整机龙头企业的协同发展,打造国内领先的优势产业集群。建立产业链协同机制,形成由龙头企业牵引全链优化、“链主企业”带动全链受益、“隐形冠军”打造单链特色的发展格局。

(三)实施数字赋能工程

1. 推进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

抢抓新基建机遇,重点建设以5g、nb-iot(窄带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推进ipv6(互联网协议第6版)规模部署,实现全市网络商用和规模发展,打造具有郑州特色的“1 n”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形成基于平台的“5g 工业互联网”数字化产业生态圈。加强人工智能、区块链、量子计算等新技术的应用,推动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中原大数据中心等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智慧交通、智慧能源、智慧物流等融合基础设施体系建设,重点推进云计算、大数据、边缘计算等与传统基础设施的融合发展,推动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打造特定领域和行业融合应用场景。加快建设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应用创新推广中心,打造基于标识解析服务的产品追溯、多源异构数据共享、全生命周期管理等产业应用,争取国家区块链与工业互联网协同新型基础设施—“星火·链网”在郑布局。

2. 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坚持把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作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着力构建智能制造成为主流、工业互联网广泛覆盖的制造业发展新格局,努力实现“郑州制造”向“郑州智造”转变。开展“数字化转型伙伴”行动,联合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工业云平台服务商、智能制造j9九游平台的解决方案供应商等企业和组织,打造数字化转型生态服务体系,助力企业“上云用数赋智”,促进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协同化融合。实施“万企上云上平台”行动,以信息化基础和个性化需求为导向,坚持分类指导,实施差异化的上云上平台策略。建设一批“工业大脑”示范项目,探索构建数据采集互联体系。广泛开展“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机器换人”,推动企业实施数字化改造,加快建设一批智慧工厂(车间)。

3. 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

推动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边缘计算、数字孪生、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创新发展,打造数字产业方阵,分行业制定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路线图,提升产业数字化水平,夯实数字产业化基础。鼓励工业企业联合基础电信运营商、信息服务企业,开展“5g 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融合创新。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形成一批面向特定工业场景和特定行业具有深度学习能力的工业智能软件,争创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应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加强对制造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管理,进行数字建模,打通制造过程的痛点、难点、堵点。应用边缘计算技术,实施“云 端”的交互协作,实现生产制造资源要素整合升级。应用数字孪生技术,优化生产运行活动。应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工业互联网数据的确权与确责,构建基于全行业价值共识、信任共识的数字贸易新生态。

(四)实施集聚提升工程

1. 推动县域经济特色发展

把“一县一省级开发区”作为重要载体,引导各县(市)立足区位特点、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聚焦培育1—2个特色鲜明、具有较强竞争力和较高技术含量的主导产业,推进主导产业集聚发展,培育百亿级特色产业集群。逐步推行“管委会 公司”管理模式,加快建设专业化、国际化、市场化的管理团队,逐步推行领导班子任期制、员工全员聘任制、工资绩效薪酬制。支持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深化与县域制造业企业产学研合作,围绕县域主导产业布局区域性研发平台。实施县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工程,积极开展县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试点,推动县域制造业对标改造、提档升级。加大县域制造业企业智能化、绿色化和技术改造支持力度,推广适合县域制造业特点的改造方案,选择树立一批县域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精益管理示范标杆,形成一批县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特色模式。

2. 加快产业集聚区提质增效

以全省产业集聚区“百园增效”行动为契机,以“三提”(亩均产出提高、集群培育提速、绿色发展提升)“两改”(智能化改造、体制机制改革)为主要途径,加快产业集聚区空间结构优化,推动全市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全面推进产业集聚区智能化、循环化改造,培育智能园区、绿色园区。深入推进“亩均论英雄”综合评价,全面开展土地集约节约利用评价,促进节地水平、产出效益双提升。持续开展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创建工作,推进优势产业集聚区向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转型升级。

3. 促进小微企业园集约发展

以制造业小微企业园为建设重点,着力打造一批以“企业集聚、产业集群、要素集约、技术集成、服务集中”为鲜明特征的小微企业园。大力引导开发区、区县(市)依据国土空间规划,结合区域功能定位和产业优势,适度超前、科学谋划编制小微企业园建设规划。鼓励在开发区、产业集聚区、特色小镇,采取多种形式,特别是利用低效工业用地新建“园中园”模式的小微企业园。加大对存量园区改造提升力度,引导存量园区按照小微企业园标准对标整治。优先安排创新型、科技型、成长型、“专精特新”企业或同步实施技术改造的小微企业入园培育发展。鼓励小微企业园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支持小微企业园通过成立或引进专业运营团队,提升园区专业化管理水平。

(五)实施融合发展工程

1. 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

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企业深度融合,依托产业集群(基地)建设一批工业设计中心和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领域的应用创新。鼓励制造业龙头企业通过创新优化生产组织形式、运营管理方式和商业发展模式,由加工生产为主向“制造 服务”转型,由单纯出售产品向出售“产品 服务”转变,引导装备制造、消费品、原材料等企业探索个性化定制、协同制造、共享制造、柔性制造等新制造模式,发挥龙头企业示范效应,打造一批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平台和项目。围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布局信息服务、研发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支持制造业企业联合生产性服务业企业打造专业化生产性服务业平台。

2. 强化制造业与物流业融合发展

探索重点行业、重点领域融合发展新路径,推动制造业与交通物流产业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交通物流对于制造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大力发展公铁联运、海铁公联运和空路联运等枢纽产业新模式新业态,重点推进制造业供应链、仓储、分拨集疏中心、物流配货中心四路联运枢纽产业。加快物流产品集成制造发展,建设汽车、家电、机电设备等大件产品组装基地和分拨集疏中心,按照国内外客户公铁海空运输要求重新分拨、配货,构建一批集分拨集疏中心、物流配货中心和大件产品组装基地于一体的枢纽产业园。

3. 优化大都市区互动发展

加强产业园和科技平台共建共享,促进“1 4”郑州大都市区制造业融合互动发展。全面推进郑开双创走廊、开港、许港、郑新、郑焦等重点产业带建设,加快构建支撑大都市区制造业发展的科技平台。以产业园区规划布局为重点,加强与相邻地区战略合作,加快发展“飞地经济”,共建跨界产业园区、制造业专业园区,吸引相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入驻,延伸郑州制造业产业链布局。建立大都市区“1 4”互动融合发展联动机制,全面共商、共建地缘经济产业生态圈,共享市场和高端要素、大科学基础设施、新型基础设施等优势资源。

(六)实施开放合作工程

1. 强化产业招商引资

推进实施高质量招商项目“125计划”,围绕产业链图谱和重点招商图谱,瞄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精准引进落地一批“建链”“补链”“强链”项目。围绕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紧盯国内外500强、行业20强、单项冠军等头部企业,重点引进行业领军企业、高端科技研发平台等高质量项目,着力打造高能级的先进制造业和新兴产业集群。围绕电子信息、汽车及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开展精准招商,重点引进产业链核心或缺失项目,提升产业供给安全,打造全链条产业集群。围绕食品、铝加工等传统产业,重点引进行业龙头、先进技术,推动“二次创业”,重塑传统产业新优势。    

2. 打造高水平的产业合作平台

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面向沿线国家推动“三优出海”(优势产能、优势装备、优势企业),支持优势企业在境外设立生产基地、营销中心和产业园区,提升郑州企业“走出去”的质量效益。加强分析研判和对接交流,争取境外世界500强等国际知名企业在郑设立区域总部、采购分拨中心、结算中心等功能性机构。重点围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挥外事部门和行业协会、商会、企业境外办事机构(组织)作用,探索建立国际产业交流机制,打通国内外产业交流渠道。充分利用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国(郑州)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等重大招商引资活动,积极推介产业优势,加强对接洽谈,签约一批重大制造业项目。立足世界传感器大会、强网杯等特色交流平台,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细分领域的技术、人才和资源聚集高地,抢占产业发展先机。

3. 突出“项目为王”

树立“项目为王”工作导向,认真开展“三个一批”活动,突出抓好签约项目开工、开工项目投产、投产项目达产。建立完善重大工业项目调度机制,加强对重点项目的服务管理。以签约落地率、项目开工率、投资完成率为重点,加强统筹调度,常态化开展集中开工、观摩点评、现场督导。建立项目建设奖惩机制,强化考核问效。持续实施以智能化、绿色化、企业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制造业“三大改造”,稳定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

(七)实施培育扶持工程

1. 培育引领型龙头企业

建立创新引领型企业培育库,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开展创新转型试点,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互动发展。围绕国内外500强和行业20强企业,加快培育和引进一批产业链整合能力强的平台型企业和总部企业;支持领军型企业建设产业园区,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积极引进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项目,引导关联配套企业集聚,在智能终端、轨道交通、汽车及零部件等重点产业领域,形成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特色产业园;支持骨干企业发起“一带一路”出海联盟,带动优势企业走出去。支持大企业做强做优,鼓励领军型企业实施强强联合、跨地区兼并重组、境外并购和投资合作,培育一批具有生态主导力的产业链“链主”企业。

2. 培育“三高”型企业

实施“高技术、高成长、高附加值”(简称“三高”)企业培育行动,设立“三高”企业培育库。大力实施技术、资金、人才等政策扶持,为企业发展提供“精准滴灌”和个性化服务,助力企业实现高速增长和高质量发展。推进智能化、绿色化、企业技术“三大改造”,推动生产和技术设备更新,促进企业规模扩大。加快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业态创新研究,加大关键技术攻关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示范,推动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产品研制,推动企业创新提升。实施“专精特新”小巨人培育计划,引导和支持企业专注细分领域,持续提升技术和工艺水平,做精做专做优产业链关键环节零部件产品,塑造“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技术和产品竞争优势,培育形成一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3. 加快企业“四转”升级

实施“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专项行动,促进全市加快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高质量发展格局。引导个体工商户转为小微企业,筛选符合条件的个体工商户纳入重点培育清单,通过权证无成本变更、转后跟踪服务等措施,提供政策落实、财税代理、法律咨询、融资等服务,推动一批达到小微企业标准的个体工商户转为企业。推动“小升规”,分行业建立“小升规”培育清单,对清单内企业,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完善专项资金扶持、融资服务、财政奖补等配套政策。推进规模以上企业加快股改上市或挂牌计划,建立上市重点培育清单,加大政策支持,鼓励政府投资基金投资股改上市重点培育清单企业,支持组建企业上市辅导中心,对重点上市后备企业分板块、分行业开展培训,积极推动企业上市或挂牌。

(八)实施品质提升工程

1. 开展质量提升活动

实施质量强企专项行动,引导企业对照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推动产品提质、企业提效、产业提升、结构提优,加快建设一批国家、省级质量标杆企业。完善市长质量奖培育和评选机制,争创中国质量奖、省长质量奖;引导企业采用国际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健全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创新特色质量管理;鼓励龙头企业制定团体标准,加强标准国际合作,引领带动产业创新发展,增强高质量标准供给能力。推进行业质量提升,推动装备制造业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加快消费品领域新产品研发和推广,引导原材料行业清洁高效生产,促进重点行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个性化定制企业和平台,推动企业发展个性定制、规模定制、高端定制。推进产品质量提升,鼓励企业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强全流程质量管控,实现全工艺在线监测和控制,提高产品性能和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能力。

2. 打造“郑州制造”品牌

实施“品牌强企”战略,打造知名品牌,扩大郑州制造影响力。鼓励企业开展强强联合、上下游整合等形式的品牌并购重组,培育一批进入世界品牌价值500 强、中国品牌价值500强的品牌;积极开展品牌示范,创建国家级、省级工业品牌示范企业,带动广大企业培育品牌。依托产业集聚区和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选择一批产业配套能力强、市场影响力大、辐射带动能力强、市场信誉度高的产业集群,开展区域品牌培育试点;弘扬企业品牌文化,以主导产业为重点,联合省市主流媒体和各类宣传平台,组织开展“精品郑州”品牌推介活动,讲好品牌故事,传播品牌形象,传递品牌价值。充分发挥各类品牌展会的作用,组织企业参加知名品牌“全国行”“网上行”“进名店”等活动,支持企业参加国际品牌展会,推动与国际国内知名品牌交流合作,提升郑州制造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 提高制造业产出效益

利用“亩均论英雄”综合评价和生态环境倒逼机制,按照国家现有政策,严格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大力压减电解铝、氧化铝、化工、造纸、铸造、碳素等产能,逐步出清高污染高耗能产业。持续开展重点用能企业工业节能诊断服务活动,强化重点用能企业节能和能效专项监察,建立“红黄牌”名单制,促进企业能源效率的提高,提升产出效益。发挥节能减排倒逼机制作用,综合运用经济、技术、法律、行政等手段,促使落后企业加快退出。开展传统制造业企业“双转”行动,引导传统企业向新兴产业转型,向外围“跨界产业园”和“产业飞地”转移。

(九)实施绿色发展工程

1. 推行绿色技术和清洁生产

实施绿色技术改造攻坚行动,对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设备系统进行节能技术改造,实现生产过程清洁化和制造工艺绿色化;围绕锅炉窑炉、电机、风机、内燃机等高耗能设备系统进行节能技术改造,实现能源、水资源利用高效化;围绕电力、建材耐材、装备制造等行业,推进清洁生产改造,推广轻量化、短流程的绿色化改造;围绕重点工业园区开展清洁生产示范行动,严格环境准入,推动园区绿色化、循环化和生态化改造;实施钢铁、有色、建材、化工等重点行业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鼓励规模以上企业开展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促进绿色技术和管理有效结合。

2. 大力实施资源综合利用

加大园区循环化改造力度,加快推进国家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建设,拓展工业大宗固废综合利用途径,支持建设一批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园区、培育一批示范企业、推进一批示范项目;着力建设全国重要的固废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总部集聚区和研发创新中心,打造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链,推进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建设。引导废钢铁加工、建筑垃圾利用等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申报行业规范,完善再制造旧件回收体系,实施高端再制造、智能再制造、在役再制造;加快推进静脉产业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鼓励引导餐厨废弃物、城市污泥、医疗垃圾等协同处置项目入驻静脉产业园。

3. 全面提升绿色制造水平

积极推进近零碳排放示范工程,加快绿色设计平台、绿色关键工艺、绿色供应链三大领域建设,打造一批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示范项目,促进产业绿色转型发展。推进绿色制造服务平台建设,搭建科研院所、节能技术服务机构与重点工业企业供需对接桥梁,实施绿色发展和清洁生产数据共享,为企业提供节能环保技术服务;推动重点行业领军企业牵头与产业链关联企业、科研机构等组建联合体,加大绿色制造关键工艺技术和装备的创新和集成应用,提升关键工艺流程或工序环节绿色化水平;引导行业龙头企业打造绿色供应链,加强产品生产全过程管理,推动设计商、生产者、物流商、经销商、服务商等主体行为转变,形成“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绿色制造发展格局。

(十)实施要素支撑工程

1. 强化土地支撑

做好工业用地的超前储备工作,年度土地利用计划指标优先保障制造业用地,科学核定工业用地规模占比,保证制造业增加值能够占到全市生产总值30%的用地需求。推广“标准地”出让模式,坚持“亩均论英雄”,明确土地税收、投资强度、产出效益等硬性指标,提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落实工业用地弹性出让政策,鼓励工业用地弹性出让和租赁;盘活闲置工业用地,采取以地招商、以供促销、增存挂钩、府院联动等多种方式,消化处置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强化新型工业用地管理,在开发区、核心板块重点布局新型工业用地,提高新型工业用地在全市产业用地中的比重。强化产业用地服务,推广“拿地即开工”模式,提前做好土地整理、“七通一平”、区域评估等前期工作,储备好工业用地。

2. 强化人才支撑

加大人才引进和培育力度,实施“双招双引”(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战略,重点引进先进制造业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发挥“黄河人才计划”系列政策优势,深度实施重点产业人才支撑计划、企业家领航计划和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深化校企合作,优化制造业领域学科设置,大力发展“新工科”;建立专业人才培育机制,全面推行新型学徒制、现代学徒制,推动高级技能传承,培育“现代工匠”和“金蓝领”。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建立优秀企业家领航计划培养名录,开展重点培训,突出专业导向,重点培训本地骨干企业高管。加大高水平培训载体建设,积极推动国内外高端培训机构在郑州建设企业家培训示范基地。

3. 强化金融支撑

大力实施《郑州市金融业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推进银行、证券、保险、基金、担保等多元金融服务手段综合运用,着力打造支持制造业企业和项目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机制和模式。加大信贷服务力度,建立高质量发展企业“白名单”和重大项目库,鼓励金融机构对入单(库)企业优先给予融资支持。强化银企对接,适时公布制造业重点培育企业名录,及时发布企业重点投资项目、重大技改项目以及需要重点支持的企业融资需求信息,推动银行机构完善授信机制,提供精准化、差别化、多样化金融服务。探索开展制造业领域银担合作新模式,支持全市制造业企业参与省再担保机构牵头推动的银担合作业务。充分发挥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基金的引领带动作用,设立制造业专项产业子基金,加快智能制造、科技创新、大数据产业子基金使用,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五、保障措施

(一)创新推进机制

坚持规划纲要的战略统领地位,配套完善实施落地机制,各部门根据职责分工牵头推动重点产业、关键领域研究,编制专项规划和行动计划,制定产业发展专项配套政策。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统筹指导,发挥郑州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的协调统筹作用,聚焦重点产业领域,研究推动政策实施、项目安排、体制机制创新、平台建设等方面的重大问题。完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及时协调解决制造业企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健全决策咨询顾问委员会运作机制,增强与省内外高端智库交流合作,定期遴选高水平课题研究团队作为“外脑”,强化郑州制造业前瞻性、战略性研究。

(二)完善政策体系

统筹产业、科技、财政、土地、金融、环保等政策,建立郑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一揽子“政策包”,完善制造业领域的产业扶持、企业培育、创新创业等配套措施。落实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加大对重点领域、重点集群、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平台的支持力度,对于重大项目采取“一事一议”。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实施好以亩均效益为导向的要素优化配置政策体系。探索建立制造业创新服务综合体,高效整合创新要素和公共服务资源。

(三)优化发展环境

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全流程打通制造业项目落地建设“绿色通道”。深入开展降成本专项行动,着力降低企业交易成本、税费负担、用人成本、物流成本等,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创新环保治理机制,实施差别化政策,坚决杜绝环保治理“一刀切”。集成优化企业服务综合平台,构建市县(区)联动的服务企业工作体系,持续开展“万人助万企”“企业家接待日”“四项对接”等活动。每年召开全市制造业发展大会,广泛开展“大国重器”宣传教育,营造全社会崇尚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的浓厚氛围。

(四)建立评估机制

结合全市制造业体系,建立重点新兴和未来产业发展的监测评估体系,构建制造业体系发展评价机制。依托全市政务数据,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推动制造业发展数据资源的采集存储、归集整理和共享开放,为产业规划和政策制定提供决策参考和数据支撑。健全督导考核体系,完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考核评价机制,把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完成情况等相关指标纳入全市绩效考核体系,提高制造业在全市绩效考核中的权重,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