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二七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牢牢抓住“科技创新”这一核心要素,坚持招新引强、产业转型、打造平台、培育企业,全方位厚植创新发展沃土,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
大力引进新兴产业项目,抢滩新高地。二七区围绕产业发展“双轮驱动”战略部署,大力实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突出招新引强。一是谋定产业发展布局。主动融入郑州市总体产业布局,布局“三轴三区”:打造科技型数字产业成长轴、现代都市服务业核心轴、总部经济培育发展轴,建设低碳科技型工业引领区、大健康产业示范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二是紧盯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立足二七区区位交通、智能制造、优质医疗资源等优势,聚焦以新能源汽车智驾控制为重点的汽车电子,以智能穿戴等硬件制造为重点的电子信息,以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为重点的高性能医疗器械,以生物医药、生物技术服务为重点的生物科技,绘制目标企业“作战图”,突出靶向招商。三是优先落地六种企业类型。坚持高新科技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优先,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隐形冠军优先等“六个优先”。一季度开展以商招商推介暨项目集中签约活动,引进领航机器人末端智能装备、中电科芯片汽车电子、典石科技氢能全产业链基地等一批总投资超50亿元、未来产值超百亿元的新兴产业项目。
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老树发新枝。二七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等系列指示精神,以科技创新驱动主导产业转型升级。一是推进龙头企业升级发展。推动食品制造龙头企业布局功能食品、保健食品等新赛道,向“潮品”“健康品”方向延伸发展;推动装备制造重点企业研发新型装备,实现产业提档升级。顶津公司增资10亿元的康师傅饮品中原区域总部项目6月建成投产;名扬窗饰公司以拥有70多项专利持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二是加快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为30余家重点企业“一对一”量身定制“三化改造”方案,加快建设新基建。今年1至4月份,华都柜业、顶益食品、天方食品、花花牛等企业的设备更新、智能化改造项目完成备案,累计投资约1.77亿元。灏宇、顶津食品、顶益食品、仟吉食品获批省级智能车间,灏宇、华都完成省级智能应用场景改造。新大方重型agv自导引运输车智能物流系统认定为省5g重点项目,名扬窗饰完成5g专网组建。三是探索实施创新融合发展。发挥工业经济基础深厚的优势,联合郑州人才集团、仟吉、花花牛等企业开展融科学教育、企业宣传、研学体验为一体的工业旅游,累计参与近200人,实现创新教育、品牌打造、工业精神传播的多赢。鼓励龙头企业采用新模式、擦亮老品牌,充分利用国内头部直播影响力,高效赋能老牌优质产品。4月25日,花花牛益生菌发酵乳、华中“笨笨狗”系列产品在“与辉同行”直播间展示,仅3分钟销售额均突破百万元。
精心打造良好创新平台,激发新动能。二七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标准推进创新平台建设,激发企业创新主体活力,不断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一是小微企业园突出特色发展。突出小微企业园主导产业特色,坚持外引和内育协同,优先引入创新型、科技型、低能耗、高附加值、高成长型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并加快“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助力企业成长。截至目前已培育国家级孵化器1个(郑州科技学院众创空间),省级孵化器6个(郑投科技园孵化器等)。二是加快产学研结合。梳理辖区科创型企业和高校的科研成果、投资强度、人才储备、发展需求等创新要素信息,积极对接省市科技部门,探索创建“政府 高校 科技孵化平台 技术转移平台”模式。培育新大方、华中等4家“知识产权强企”。三是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围绕园区产业发展需要,配套引进研发设计、检验检测、现代物流、金融法律等机构,推动产业集聚、资源集约、功能集成。郑投科技创新园等9个小微园正在加紧建设,累计入园企业560余家。引育以华智龙人工智能、纬达自动化为代表的智能制造类,以普斯顿、杰微电子为代表的智能传感器类,以微垣智能、启阳工控为代表的物联网电子信息类,以华璞恒创为代表的精密制造类,以先宁为代表的新材料研发类等一批创新型企业。
做优企业培育服务,小苗育成林。二七区坚持服务至上,探索实施“44335”服务新标准,即完善工作分包等4项制度、明确招商引资等4个流程、搭建问题收集反馈等3个桥梁、畅通政企交流等3个渠道、组建项目建设等5个服务专班,对所有服务事项进行制度化、流程化、标准化建设。一是完善相关工作机制。建立并完善闭环解决企业诉求工作机制、应急工作机制、部门联动机制,分别解决影响企业发展的日常问题、急难险重问题和涉及多个县市区的复杂问题。去年至今累计解决企业用地、资金、能源等各类150多个,办结率98%,回访满意度100%。二是实施梯度企业培育。建立研发平台、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三大类“种子”企业培育库,熟练掌握申报认定政策、流程,通过走访摸排掌握企业信息,把符合条件的企业分类纳入培育库实施梯度培育。三是提高申报认定通过率。加强部门协同配合,组织政策申报会、现场走访、“一对一”辅导,面对面帮助企业解决申报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提高认定通过率。截至目前,已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8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26家;高新技术企业219家,科技型企业581家。
下一步,二七区将着力锻造硬实力,持续发力,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以产业提质推动发展提档,厚植培育新质生产力沃土,让新质生产力切实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标识,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美好二七实践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