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新郑市以起跑即冲刺、开局即决战的姿态,攻坚克难、锐意进取,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绷紧弦、拉满弓、铆足劲,持之以恒抓项目、只争朝夕强招商、真心实意优服务,打出“三个一批”“万人助万企”“四个拉动”等“组合拳”,政策举措集成效应加速显现,呈现高质量发展的好态势。
在产业提升上攻坚突破。创新发展服务模式,实行重点产业链群链长制和盟会长制,建立完善“五个一”工作推进机制(一位市领导、一个牵头部门、一个工作专班、一个盟会长单位、一套提升方案),系统构建产业链全景图,编制重点产业链企业、项目、园区、招商、人才、技术、平台、融资、用地、环保等10个方面清单任务,制定工作计划,按照时间节点,加强统筹推进,形成产业链培育工作合力。
在招商引智上攻坚突破。通过“万人助万企”活动,摸清企业需求,了解企业发展、合作、配套项目等方面需求,制作需求清单,政府和企业共同招商引资、招商引智。截至目前,新郑市共摸排企业2136家,累计解决企业问题740个,问题解决率99.9%。根据招商引资突破年下达的任务,紧盯龙头企业,在引进“大、强、新”企业上实现新突破,实现招大引强。把项目作为联结人才和资本的最佳纽带,坚持引资与引智、引才相结合,采取“项目 人才”模式,在开展招商的同时j9九游平台的招贤纳士,促进高端人才在新郑集聚,实现“引团队、落项目、带产业、强经济”。
在企业培育上攻坚突破。新郑市坚持“项目为王、企业至上”,建立健全企业梯次培育机制,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要分类、分层次加大对头雁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单项冠军、“小巨人”企业的培育力度,重点培育一批龙头企业、高成长型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推进“小升归纳统、规改股上市”,通过企业的创新转型、市场化重组等方式做大做强,在发展单项冠军企业上下功夫,努力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提升竞争力。截至目前,新郑市拥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5家。
在项目建设上攻坚突破。在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方面,加快推进55个新兴产业项目,竣工投产17个,年度完成投资22亿元以上;在技术改造方面,重点围绕现代食品、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等,加快企业技改进程,鼓励企业智能化、绿色化改造,高位嫁接75个项目,竣工投产45个,年度完成投资15亿元以上。
在项目服务上攻坚突破。依托“万人助万企”活动和“双十工程”项目建设推进机制,持续开展“三个一批”活动,加大对项目重大问题协调力度,完善重大项目联系直通车机制,落实领导分包制度,完善重点项目“一对一”服务。对15个重点工业项目实施台账管理,挂图作战,开展全生命周期服务管理、跟踪问效,健全“要素资源跟着项目走”机制,认真解决规划、审批、环评、土地、融资、用工等方面问题,1-7月份,新郑市工业固定资产完成59亿元,同比增长45.8%。
在技改力度上攻坚突破。强化项目摸排调度,开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小微企业园深入实施“万人助万企”暨开展工业企业“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活动,对247家规上工业企业、小微企业园及煤电气暖企业开展全覆盖摸排调度,摸清项目底数,共征集项目57个。强化部门联动,推动项目入库,实行项目周梳理机制,分析未入库项目原因,从项目备案、入库资料准备等方面进行业务指导,确保符合条件项目及时入库,保证投资“颗粒归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盘活闲置资产,鼓励“工改工”项目,引导现有企业通过技改扩规、资产重组等进行转型升级,对符合产业政策、下年计划实施的技改项目,纳入技项目库,实行清单化管理。1-8月份,新郑市新入库天然香料香精建设项目、河南省恒华电力设备有限公司迁建项目等技术改造项目32个,计划总投资8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7.4亿元。
在创新驱动上攻坚突破。聚焦创新链短板弱项,支持企业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支持龙头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建设产业研究院,引导重点企业与第三方共建重点实验室、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等。支持企业强化创新意识,不断练好内功,主动求新求变,全市规上工业企业要按照“四有”要求,实现70%以上开展研发活动。
下一步,新郑市上下将积极推进“产业链、创新链、要素链、供应链、制度链”五链耦合,加快实施“十四五”总体规划和系列专项规划,深入实施“九项工程”,努力发挥好全省县域经济发展“领头羊”作用,全力开局破题,加快建设现代化全国一流中等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