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人陈继儒在所著《小窗幽记》中如是说:“能于热地思冷,则一世不受凄凉;能于淡处求浓,则终身不落枯槁。”读来感慨良多,颇觉意味深长。
其实,对于热地思冷、居安思危的道理,古人很早就有论述。《周易》中有言“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又云“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淡处求浓,意为平淡之中不可失于平庸,当追求精彩卓越的人生。一热一冷,一淡一浓,一思一求,寥寥数字,道出了为人处世的智慧和价值选择。
热地思冷,意味着处于胜势时,要常怀忧患意识。“天下之祸,不生于逆而生于顺”,只有胜而不骄,才有可能避免失败的彻骨之痛。热地思冷,意味着身处高位时,要慎对名利、荣辱、权位,切不可被外在的“浮云”遮住双眼。热地思冷,要恒念家国、民生之艰,意味着仕途顺遂时,要心存敬畏,经常给自己泼一泼凉水、提神醒脑,切莫以为“此事此职非我莫属”、以“老资历”或“有功之人”自居。
淡处求浓,是一种积极、乐观、上进的态度。所谓淡处,可能是不显眼的普通岗位、一般职务,但如果长期坚守下去、干出不凡的业绩,也能求得人生事业之“浓”。现实中,大部分人都处在平凡的岗位上,作为组织的“一块砖”“一颗螺丝钉”。有人会觉得怀才不遇,每日牢骚满腹,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也有人会兢兢业业,把小事做好,认真负责的态度一以贯之。天下事,作于细,成于实。不能胜小事,焉能堪大任?人民调解员马善祥,30年成功调解矛盾纠纷2000多起,撰写了500多万字的工作笔记,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的“老马工作法”,成为全国调解员的学习范本。开创山区扶贫新路的李保国,35年扎根山区,始终奋战在科技兴农、脱贫攻坚第一线,被誉为“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民兵哨所所长王继才在无电、无水、无居民的孤岛上与妻子孤守32年,用无怨无悔的坚守和付出,书写出不平凡的人生华章……
也有些党员干部身处“热地”时如此“思冷”:现在我在位子上,说话有分量,意见受尊重,但离退休也没多少年了,如果不提前规划、铺好后路,退下来后“门前冷落鞍马稀”,到时候怎么办? 如此,“心中贼”一起,气昏志惰,杂念丛生,思想堤坝极易被侵蚀乃至冲垮。曾被社会热议的所谓“59岁现象”,也或多或少地存在类似的思想因素。如此歪解“热地思冷”,不过是为自己违法犯罪的行为找借口,是大错特错的,也是万万要不得的。
热地思冷、淡处求浓,是大智慧,是真聪明。党员干部不论身处顺境逆境、高位低职,都应时常翻出这两句话看一看、想一想,常用能否“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是否“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等标准来量一量自己的言行。如此常思“冷”“热”、常悟“浓”“淡”,自不会头脑发热,亦不会妄自菲薄,人生定能行稳致远。